Page 179 - 2020涂料产业研究报告
P. 179
1. 3 样板制备及性能测试 H 2 SO 4 )、耐碱性(5% NaOH)、耐中性盐雾性能和VOC含
1. 3. 1 样板制备 量。
按GB/T 9271–2008《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》制
2 结果与讨论
板。其中耐盐雾性能及耐化学介质测试配套双组分水性
2. 1 水性环氧体系的选择
聚氨酯面漆JT-233M进行测试。
1. 3. 2 产品性能测试 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作为本产品的主要成膜物
按GB/T 1724–1979《涂料细度测定法》、GB/ 质,对整个环氧底漆产品的性能有全面的影响。于是选
T 6753.3–1986《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》、GB/T 择几款市售主流水性环氧配套方案作为实验对象,分别
1728–1989《漆膜、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》、GB/T 调制石化设备用水性环氧防腐底漆。
1731–1993《漆膜柔韧性测定法》、GB/T 1732–1993 理论上,任意环氧树脂均可以一定比例与任意胺基
《漆膜耐冲击测定法》、GB/T 5210–2006《色漆与清 固化剂配合使用。但为了减少工作量,也为了更好地比
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》、GB/T 1733–1993《漆膜耐水 较不同环氧树脂厂商产品的性能差异,本实验使用的环
性测定法》(甲法)、GB/T 9274–1988《色漆与清漆 耐液 氧树脂/固化剂配套均为各厂商的推荐配套,即1#环氧树
体介质的测定》、GB/T 1771–2007《色漆与清漆 耐中 脂与1#固化剂配套,2#环氧树脂与2#固化剂配配套,3#
性盐雾性能的测定》、GB/T 23986–2009《色漆和清漆 环氧树脂与3#固化剂配配套。在表3中它们分别简称为配
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》等标 套1、配套2和配套3。
准,测试涂层的细度、热贮存性能、表干时间、实干时 按照1.2节的方法分别制备石化设备用水性环氧防腐
间、柔韧性、耐冲击性、附着力、耐水性、耐酸性(5% 底漆,根据1.3节制备样板并进行测试,结果见表3。
表3 不同环氧体系的筛选结果
Table 3 Screening results of different epoxy systems
环氧体系 耐中性盐雾性能 耐水性 耐酸性(5% H 2 SO 4 ) 耐碱性(5% NaOH)
配套1 720 h无异常 720 h无异常 500 h无异常 720 h无异常
配套2 500 h有少量小泡及锈点 500 h有少量小泡 500 h有少量小泡 720 h 无异常
配套3 500 h有少量小泡,但无锈点 720 h有少量小泡 500 h有少量小泡 720 h无异常
2. 2 增韧剂的作用 比,空白对照样不使用增韧剂替换水性环氧树脂。试验
传统环氧涂料漆膜普遍存在硬度过高、柔韧性差 结果见表4。
的缺点。活性增韧剂是含有环氧官能团的一类化合物。 相对于对照组样品,添加增韧剂的样品的柔韧性与
成膜时,活性增韧剂上的环氧基团与固化剂中的胺基反 耐冲击性均有所提高,尤其是添加CYH-277-S增韧剂的
应、交联,增韧剂上高柔顺性的分子链由此成为漆膜的 样品在此两项试验中表现更为突出。这是因为与AGE、
一部分,从而提高环氧漆膜的韧性。本实验选择几款市 BGE等传统环氧增韧剂上的饱和烷基链段相比,CYH-
售主流增韧剂(CYH-277-S、AGE和BGE)作为实验对象。 277-S中的超支化链段具有更优异的柔顺性,且其超支化
为方便比较各增韧剂的性能差异,在调制样漆过程中, 结构具有更大的空间位阻,在固化过程中可使环氧固化
用以等物质的量的各单一增韧剂替换水性环氧树脂物质 物内部预先产生一定量的空穴或微小形变。这些空穴或
的量的12%,观察所得漆膜的柔韧性和附着力。作为对 形变在漆膜遭受冲击时会耗散部分能量,从而提高漆膜
177
www.coatings.hc360.com 慧聪涂料网